河北高校档案研究会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学会动态  学会简报  学术研究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族”文档名词研究
2016-03-23 09:12 丁海斌 康胜利  《档案学研究》

摘要:“文族”文档名词包括文、公文、文字、文献、文书、文案、文牍等50余个文档名词。以数据统计和文本检索为基础,阐述了它们在中国古代的总体构成、构词方式、应用频次与范围、词语内涵等问题。按照趋势性增长、波浪式发展、逐渐消亡和稀见型文档名词四种基本类型,具体说明了“文族”文档名词在中国古代的演变发展规律。

关键词:文档名词;族类;计量研究;文;文书;公文

Research on Document Noun of "Text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Ding Haibin Kang Shengli

(School of History,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110036)

Abstract:Document nounof "Text Family" including "Text"," Official Document "," Word","Literature", "Document",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etters","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and so on, more than fiftydocument nouns. Based on data statistics and text retrieval, thispaper expounds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ord formation, frequency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connotation and other questions inancient China. According to four basic types of trend of growth,wavy development, gradually disappearing and rare document noun,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law of their development in ancientChina.

Keywords:DocumentNoun; Family; Quantitative Study; Text; Document; OfficialDocument

“文族”文档名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类名词,不管是在各个朝代还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它的出现次数、频次及所含名词数量多高于其他族类,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档名词研究中极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古代文档名词族类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一部分,本文尝试梳理和阐释“文族”文档名词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与历史演变过程,同时对相关名词的使用情况做出具体论述,旨在将中国古代文档名词的研究推向深入。

1 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文族”文档名词是指在古代已经产生并被使用、含有单音词“文”的文档名词。总体来看,“文族”文档名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总体构成

在类别上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词,但主要以双音节词为主。包括文、文卷、策文、公文、文典、文字、文告、文凭、文契、文墨、文款、文疏、文牒、文榜、文诰、文翰、文历、文学、文验、文解、文稿、文檄、文引、文札、文示、文表、文帖、文券、文状、文奏、文按、文计、文约、文记、文帐、文移、文符、文献、文证、书文、文书、文案、文牍、册文、文册、典文、图文、文簿、中古文、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51个文档名词。具体而言,51个文档名词中,双音节词47个,占92%;多音节词3个,占6%;单音节词1个,占2%。

1.2 构词方式

在结构上除单音节词外,“文族”文档名词大多以“文”字为主进行组词,并且将“文”字置前者居多,如文书、文字、文契等,共41个、约占80%;“文”字后置结构较少,如书文、策文、中古文等,共7个、占14%。除此之外,也有在“文族”名词前置以修饰语形成新的多音节专有文档名词的情况,如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

在词性上以复音合成词为主,其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单音节词“文”+“表示载体的单音节词”,如文牍、文札、文牒、文案、文簿等,其中“文”主要取“刻画;书写”等动词含义,“牍”、“札”、“牒”、“案”、“簿”表示物质记录载体的形态,类似名词的渐次形成与演变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二是“文”+“表示具体内涵的单音节词”,它们组合在一起用以表示“与文字记载有关的事物”,如“文”+“凭”(证据,证明)组合成“文凭”一词,在古代表示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近现代则表示毕业证书、学历证明,它们的效力均需要通过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以作凭证,这类的“文”通常取“表示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以及与之有关的事物”的含义,类似的名词还有文契、文约、文证、文帐等;三是“限定性单音词”+“文”,如“公”(朝廷;国家)+“文”组成“公文”一词表示“官方政务文书”,“图”(图谶)+“文”组成“图文”一词表示“图谶之文”,类似的名词还有策文、典文、中古文等;第四种则是架阁文字、架阁文书这类专有名词,即“修饰性双音词”“+文族双音词”组成新的复音词用以表示专门含义,这类名词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一般只出现在专门领域且大都起源于古代中后期,这是因为它们的形成需要一个大前提——相关复音词的出现并发展趋于成熟,用法和含义已经较为固定并取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1.3 使用情况

如表1、图1所示,无论是在各个朝代还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族”文档名词的出现次数、频次及所含名词数量多高于其他族类,究其原因,在于“文族”的主词“文”的主要含义是指文字符号,以其指代“原始性符号记录”[1]在内涵上颇具科学性。总之,“文族”文档名词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中国古代文档名词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具体如下:

第一,在整个古代时期,“文族”51个文档名词共出现22642次,频次总计8.783,远高于第二大族类“书族”(26个名词,总计16447次、6.683);从单个历史时期看,“文族”所含名词数量在南北朝时既已达到31个,并在其后的历史时期始终居于首位,而其他族类单个时期名词总量均未超过20个。

第二,“文族”文档名词从先秦产生时候起,其组成的名词数量除元、明两代出现小幅下降外,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文族”文档名词在整体上颇具生命力。而且,公文、文书、文告及后来产生的文件等词在近现代仍得以普遍应用,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从表1可见,虽然“文族”文档名词的名词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从没有出现全部名词都出现于一个朝代的情况,各朝代的名词组成不断变化,新生与消亡同时存在,时代特征颇为显著,如架阁文字、架阁文书两词主要使用于宋代,后世继续出现仅为其历史反映而已。

第三,古代早、中期,各族类文档名词渐次起源、逐步发展,各时期出现次数互有高低、难分伯仲,如秦汉“书族”(共出现290次,居首)较为盛行、三国“典族”(共出现39次,居首)使用量较大,然古代后期即宋元明清,“文族”名词的出现频次便一路领先,逐步取得了统治地位,以清代为例,“文族”名词的出现频次为17.456,远高于其他族类(书族9.788,籍族3.236)。

第四,在“文族”文档名词内部,如图3所示,“文字”(2.532)与“文书”(2.139)属于高频次文档名词,说明它们在我国古代已经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内涵和应用范围,如“文书”一词不仅可指代公务文书,而且还可代指私人文书,泛指性和综合性强,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频次;除一些高频次通用性文档名词外,“文族”文档名词还有一些专指性低频次文档名词,如“公文”(0.411)、“文卷”(0.181)、“文凭”(0.058)、“文验”(0.002)等,这些名词大都是指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某一类专门事物,单指性或特指性强,如“文验”专指证明身份的文书、“公文”则被限定于“官方政务文书”这一概念范畴,因此这些名词的使用范围和出现频次相对较低。

表1 “文族”文档名词各历史时期分布统计表

图1 “文族”整体在各历史时期的出现频次和名词数量

1.4 主要内涵

“文族”文档名词的基本构词要素——“文”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早在史前陶文中就已出现,并在其后的各类汉字形体中均有确切、可考之记载,是为数不多的起源较早并延续至今的汉字之一。如图2所示,史前陶片上的“文”字像是众多线条交错形成的图案,它是一种图画性符号,属于象形文字的范畴;殷商时期,这一独立的符号被进一步简化,甲骨文中的“文”字仅用四段交错的线条予以表示,表意不变但笔画更少、更便于刻写;金文时期,在甲骨文的“文”形基础上加“彡”以便突出刻纹之意,有的金文则在交错的图案内加“”(心,表意识),进一步明确“文”字“用线条、图案传达意识”之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有所变形,错纹的形象消失。但总体来看,“文”字最早的用法和出处即为刻画在岩壁、龟甲上的象形汉字,它以交错的线条为主,是一种图画性符号,具有初步的、浅显的表意作用,至晚在先秦时,“文”字已引申出“花纹;纹理”的含义,这也是“文”字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含义,如《尚书》中有“厥贡:漆、丝,厥篚织文”[2]之句。对于这一漫长的演变过程,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总结为“文,錯畫也。象交文。今字作纹。”[3]之后,“又因花纹往往具有审美作用,故‘文’又衍生出‘文饰’、‘装饰’、‘文采’等义;‘文’又因其图画性质而引申为‘文字’义,因为汉字即由图画演变而来,进而衍生出‘文章’、‘文化’、‘文明’等有关人类精神文化内容的其他含义。”[4]

图2 陶文、甲骨文、金文(2)、篆文、隶书中的“文”字

显然,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单音词“文”具有广阔而丰富的文档类含义,先秦时期的单音词“文”就具有“文字符号记录及相关的事物”之意,如《鬼谷子》载有:“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5]与之相关的复音词(如文献等)也已出现并开始使用,如《论语》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6]但其以单音词的方式作为文档名词使用主要是先秦时期,而后其使用空间被意义更为明确的复音词所取代,而“文书”、“文献”等复音词在此后快速发展起来(如图4)。这主要是因为它同其他单音词一样,具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即义项非常丰富,可以指代较多的事物,但在表达精确性上却较为欠缺。这种单音词的表达方式,有时会使读者很难知晓原作者想要表达的确切含义。

图3 代表性“文族”文档名词的出现频次示意图

2 发展演变方式

宏观来看,文档名词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线性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种基本状态:一是递增式发展状态,即文档名词在最初产生或中断使用一段时间再次恢复后呈递增趋势发展,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使用频次不断增加;二是波浪式发展状态,即文档名词的使用和发展并不总是呈递增或递减趋势的,它的出现频次也有可能忽高忽低,但却不至于消亡,延续性强,总体呈波浪式发展;三是递减式发展状态,即文档名词在最初产生或中断使用一段时间再次恢复后呈递减趋势发展,出现次数不断衰减乃至逐渐消亡。依据这一客观规律,可以将“文族”文档名词进一步划分为趋势性增长名词、波浪式发展名词和逐渐消亡型名词进行更为详尽、具体的讨论。

2

2.1 趋势性增长名词

这是一类生命力较强的名词,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该类名词共有7个,它们分别是高频词“文书”和低频词“文契”、“文稿”、“文引”、“文券”、“文献”、“文札”。以“文书”为例:

“文书”一词是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上最为重要的名词之一,它不仅是我国文档名词中起源较早的复音词之一,而且它是历代以来使用连续性较强的文档类名词(二十五史中唯一连续出现的文档类名词[7])。自从“文书”一词在西汉首次产生后,它的出现频次即在文档名词中跃居首位,且在随后的各历史时期均稳居前列(主要是第一位,个别朝代居第二、三位)。从发展趋势看,如图4的频次曲线图所示,除其产生的秦汉时期外,其在三国以后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典型的连续性递增式发展趋势。

图4 趋势性增长名词“文书”的出现频次和次数

“文书”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篇》,文曰:“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8]这表明起源阶段的“文书”一词主要是作为“文章”、“诗书”的合称,具有泛指性。“文书”一词产生后,其优势迅速显现出来,所以自其形成之初便取得了极高的使用频次,汉代共出现139次,居文档类名词首位。汉以后,“文书”一词在我国文档类名词中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书”一词的出现频次仅次于“诏书”居第二位,这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文书”一词出现次数最低的三个历史时期;南北朝以后,经隋唐五代、宋、元、明,直至清,“文书”一词在文档领域中涵义的精确性和通用性进一步提升,其出现次数和使用频次始终居于这一领域名词的首位。

2.2 波浪式发展名词

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加之朝代更迭伴随着的政治倾向和移风易俗等原因,某些名词(特别是低频词)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所起伏,这是历史之常态。因此,波浪式发展名词占到被检索名词中的大部分,仅就“文族”而言,波浪式发展名词共32个:“文字”、“文凭”、“文状”、“文牒”、“文卷”、“策文”、“文榜”、“文解”、“文表”、“文帖”、“文奏”、“文记”、“文翰”、“文符”、“文诰”、“公文”、“文典”、“文告”、“文墨”、“文疏”、“文檄”、“文约”、“文帐”“文移”、“书文”、“册文”、“文案”、“典文”、“中古文”、“文牍”、“文簿”和“文册”,占“文族”文档名词总数的63%。以“公文”为例,如图5所示,“公文”一词产生后,出现多次起伏:三国、元出现下降,唐宋明清等出现显著增长,波浪趋势明显。

图5 波浪式发展名词“公文”的出现频次和次数

2.3 逐渐消亡型名词

这类文档名词在产生之后经历一个短暂发展期,其后出现次数不断衰减,直至停止使用,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定义的专门性,专指性很强,综合性较差,因此应用范围较小,出现次数也较低,生命力弱,如“文历”、“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名词。以“文历”为例:

图6 逐渐消亡型名词“文历”出现次数示意图

“文历”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晋,具有极强的专指性,特指“账册”,因此出现次数较少,仅21次。它不但在同一历史时期含义固定,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献中所表达的也是同一概念,如(后晋)《旧唐书》:“先使判官崔就佶强索其纳给文历,并请供二百万贯钱物以助军费,佶答曰:‘所用财帛,须承敕命。’未与之。”[9](宋)《辩诬笔录》:“自有提举及监官主管,收支文历可考也。”[10](明)《武编》:“其衣资不上文历,纵使遗失,官不为理。”[11]

“文历”一词的不断衰减绝不是因为在后来人们的生活中不再需要使用账册这一事物,因而较少使用“文历”一词。笔者认为,“文历”一词消逝的原因主要在于后来出现了认可度更高、传播更为广泛的近义名词,如“文簿”、“文籍”等,以及出现了直接使用“账册”或“账簿”等词的情况,这样一来,“文历”等代指性词语也就缺乏了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应用范围必然会进一步缩减,这些推断也在相关文献和检索结果中得以佐证。如“文簿”一词的出现频次远高于“文历”;再如“账册”、“账簿”和“簿册”等名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曾反复大量出现,总体呈递增趋势。此消彼长,这些名词的出现和完善,促使了“文历”等名词的进一步衰减。

此外,单音词“文”也属于这类名词,但它逐渐消亡的原因较为特殊,主要是由于单音词自身的局限性和语言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导致的(见前文所述)。

2.4 稀见文档名词

除前文已述,还有一些名词使用情况较为特殊,它们出现次数极少,缺乏连续性。如仅在一个朝代出现的“文学”一词,和仅在个别时期出现的“文款”、“文验”、“文示”、“文按”、“文计”、“文证”和“图文”等词。

图7 稀见文档名词“文学”、“文验”和“文按”的出现次数

这些名词的共同点就是仅在个别朝代被使用和认可,出现次数很少,总数均未超过十个,属于出现次数最低的一类名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名词本身内涵固定,专指性强,以“文验”为例,它在宋、明各出现1次,元、清各出现2次,含义固定,都是指证明身份的文书,如(宋)《续资治通鉴长编》:“寻命官僚,同行检点,于文验则甚为显白。”[12](明)《东周列国志》:“不一日,行至睢阳,关吏知是楚国使臣,要索假道文验。”[13]二是同时代或后期出现了更为通用的替代名词,如“文按”一词作为“文案”的别称,它的出现次数极少,仅在南北朝、后晋和元代各出现1次,清代5次,用来泛指政府机关的公文案卷,与“文案”相比使用范围极小,社会认可度极低。而仅在汉代被使用过的“文学”一词不仅是由于该词本身文档类概念范畴狭窄,仅用以特指狱讼文书,如《史记》载“恬,当书狱典文学。”[14]所以应用范围极小;而且,在“文学”一词的其他含义中,单就“文化学术”这方面的概念范畴就极大,涵盖范围极广,相对于“狱讼文书”等含义,这一含义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相应地就会导致“文学”一词的其他含义被逐渐忽略。

3 结语

从整体上看,“文族”文档名词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档名词族类,整体上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而近代及以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名词仍处于不断地演化嬗变之中,如“公文”一词使用量在清晚期及民国阶段的激增式发展、“文书”一词在近代以后的频次衰减与地位的下降、“文件”等新兴名词的起源与发展,这些无不反映出文档名词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适者生存,那些更符合时代需要的名词发展相对较好。近代以后“文族”文档名词还处于继续发展中,出现了“文件”、“文档”、“文报”、“文电”等在清晚期即近代才开始起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文档名词,这表明“文族”文档名词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任何一个文档名词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部分文档名词的发展呈相反的趋势,甚至消亡。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的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4BTQ071。

(作者简介:丁海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辽宁沈阳/110036;康胜利,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1]笔者在给档案下定义时,与传统档案定义的最大不同是加入了“符号”一词,即将档案定义为“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的人类活动的原始性符号记录”。见:丁海斌、李娟:《从信息划分与定义规则出发再谈档案定义》,《档案》2011年6期。

[2]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54.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25.

[4]方明.甲骨文形意关系的美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40.

[5](战国)鬼谷子著;方向东注评.鬼谷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51.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

[7]丁海斌,葛洪源.从《二十五史》看中国古代档案名词的演变[J].档案学通讯,2003(2):91.

[8]曾国藩纂.广注经史百家杂钞[M].上海:世界书局,1936:81.

[9]简体字体二十六史?旧唐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224.

[10]赵鼎撰.辩诬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

[11](明)唐顺之.武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25.

[12](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6358.

[13](明)冯梦龙,(清)蔡元放著.东周列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327.

[14](汉)司马迁著.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659.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  
投稿邮箱:hbgd@ysu.edu.cn
秘书处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档案馆